斷背山下百合花開。

今日长安道,对面隔云泥 莫里斯的情人 影評

今日长安道,对面隔云泥

又看了一遍《莫里斯的情人》,結局虐得讓我蛋疼。那麼就來說說莫里斯和克萊夫這兩個人吧。對於這兩個人最後的關係,恰好可以用白居易在《傷友》裡面的一句詩來形容——今日長安道,對面隔云泥。克萊夫和莫里斯兩人站在一起,筆直挺拔,是的,他們同屬於上流社會,他們的裝扮和教養是如此相似,家庭背景和社會地位又是如此類似。是的,他們曾經互相深愛過,兩個人都是彼此的知己,是至交,是沒有血緣的親人。即使如此,卻還是不能掩蓋兩人貌合神離的事實,琴弦因為缺乏合適的音箱,就失去了共鳴。可悲的是,克萊夫直到最後一刻才意識到這一點。而他青年時期的憧憬,他所追求的柏拉圖式的愛情對象,他以為可以平淡相伴一生的友人,就這樣不留情面地在他的生活中離開了。確切的說,莫里斯早就離開了,但他直到最後一刻才殘忍地把自己殘留在克萊夫心中美好的影像全都撕碎。影片的結局太棒,如此令人不勝唏噓的結局,應該才是最好的結局吧,似乎悲劇總是比喜劇更能叫人刻骨銘心。具體來說有這麼幾點原因。

首先,克萊夫向窗外望,他想看的是什麼?是朝著船屋的方向看嗎?是忍不住想要看莫里斯在哪裡嗎?克萊夫這個毫無意識的行為,證明他的心中有莫里斯,即使他自己不願承認,是好奇?亦或關心?他只是在乎罷了。船屋距離他的房間應該是有著相當遠的距離,他這麼一望,竟窺見了劍橋時代的莫里斯在向他揮手、微笑。這必然不是真實所見,是腦海在自動回放,即使克萊夫再怎麼如何刻意,如何表現得自己是個異性戀,初戀那份純粹的心情其實是永遠活在克萊夫心中的。更何況最初首先覺醒的是克萊夫的愛情,確切的說是他帶領莫里斯走進了這片自由的人性天堂。如今克萊夫早已走出去,甘願向世俗妥協,甘願為了自己的財產和權勢而放棄天性,即便如此,這段初戀,莫里斯在遠處向他招手的身影,應該算是他乾涸的心中最後的一汪清泉了吧。即使是他自己將澆灌他心靈的人趕了出去。

其次,要說一說“窗戶”這個意象。記得克萊夫給莫里斯表白的時候,莫里斯還未開竅,恍然大悟明白自己這份心意之後,是從克萊夫的窗子爬進他的屋子,給了傷心透頂的克萊夫一個大大的擁抱,接著一個深深的吻,然後又向夢境一般從窗戶爬出去。縱觀全片,可以發現窗口是莫里斯發洩心情的途徑。後來他住在彭傑莊園,整個人處於低谷的時候,對自己的天性產生懷疑以及強烈的厭惡的時候,正是通過窗口,他嚎叫,他淋雨,他發洩。而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前肯定是克萊夫)——阿列克,正是從窗口看到他的一舉一動,感受到他內心強烈的渴望,并順從他的渴望,經由高高的梯子,爬進窗口,解放了莫里斯。和之前莫里斯爬克萊夫的窗口有些不同的是,阿列克爬上莫里斯的窗口,是需要梯子的輔助的。這說明阿列克若是想要接近莫里斯,比莫里斯接近克萊夫要困難得多,畢竟兩人社會地位和身份背景都相差太多。即便如此,愛情是可以跨越這些障礙的,梯子即是溝通兩人的媒介。相比之下,阿列克邁出的這一大步,更加難能可貴了。這兩處對於窗戶的描寫,都是開窗的動作,即使窗戶關閉,被愛情召喚的那人,被內心情動而趨勢的那人總是會不顧一切的打開窗子,解放窗戶裡面的那個人的。而影片最後,克萊夫從窗戶望向莫里斯,是從一扇關閉的窗戶向外望去的,甚至影片還給克萊夫關窗的動作特寫。到影片結尾,克萊夫已經從一個憤世嫉俗、離經叛道者淪為了妥協于眾人的懦夫,他心靈的窗子再也未能打開。通過窗口,你可以選擇是繼續還是停止,是拒絕還是任其自由發展。

莫里斯和克萊夫的愛太令人唏噓。雖然現實生活中類似的情節每天都在上演,但還是會對這一對感到無限遺憾,大概是因為他們的青年時代太過美好,美好得好似撒了金粉的蛋糕,不容許一絲一毫的破壞。不過,隨著主人公年紀的增長,學生時代的結束,彼此相愛的他們竟會變成這樣一番模樣!克萊夫究竟有沒有愛過莫里斯?他對於莫里斯的愛自始至終有沒有像莫里斯對他的那樣深沉?克萊夫愛莫里斯,是為了滿足自己本身的同性戀慾望還是為了滿足自己追求的柏拉圖情懷?必須承認,克萊夫是個自私的人,起碼在愛情上面他沒有為之獻身的覺悟,不知在他最年少輕狂最最憤世嫉俗的年紀,會不會做出同樣的選擇?至於有沒有愛過莫里斯,我覺得答案是肯定的,影片的結尾就是證明。克萊夫聽說莫里斯和阿列克的事情之後,是不由自主地失神,他雖然強調莫里斯因為沒有像他設想的那樣過“正常人的生活”而失望,但他失落的眼神告訴我們他的心痛是因為莫里斯愛的那個人不是他,而他通過窗子看到的幻想也證明,他心中完美的愛情,就是意氣風發的莫里斯,朝他招手、微笑的模樣。

 

——致愛過卻沒法繼續相愛的莫里斯、克萊夫。

2016年9月6日


评论
热度(24)

© 千山日月 | Powered by LOFTER